「辣木」辣嗎?


「辣木」英文稱為:Moringa(如下圖),來自於 Moringa oleifera 植物,(辣木樹又稱 Dramstick tree 鼓槌樹)屬於 the monogeneric family Moringaceae。最早是由 Prof. Shaheen Faizi 於 1997 年在 J. Natural Product 期刊中所報導。辣木原產印度北部,世界上已知有14 種左右的品種,目前較常食用的品種有印度傳統 M. oleifera,印度改良種 PKM1 旱生高豆莢產量的及 M. stenopetala 非洲辣木。其油炸的種子就類似花生一樣,當然!它也廣泛的被應用在治療風濕(rheumatism)與痛風(gout)這兩種疾病身上。



下圖則是辣木葉:



  其種子在亞洲與非洲傳統上是用來淨化水質,因為它具有很強的 coagulation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因此古印度傳統醫學認為辣木葉可以預防多種疾病,被科學家譽為奇蹟之樹的「辣木」,不但具備不可思議的豐富營養外,在印度及非洲還常用於糖尿病、高血壓(辣木具有降血壓的藥理性質)、皮膚病、免疫力、貧血、骨骼、抗憂鬱、關節炎、消化器官腫瘤等傳統醫學之藥材,也可以製成植物生長劑及動物飼料根據國外的試驗收成約可增加 30%。

  根據計算只要三湯匙的辣木葉粉末,就含有幼兒每日所需的 270% 維生素A,42% 的蛋白質,125% 的鈣,70% 的鐵質及22% 的維生素 C ,而 CWS(美國基督教世界救濟會 Church World Service)以前常用奶粉救援非洲小孩,現在也供應 Moringa(辣木)葉子粉末對抗營養不良的兒童呢!

  根據研究,從新鮮的辣木葉子中可以分離出以下幾種化合物:thiocarbamate、carbamate、isothiocyanate 與 nitrile glycosides 等等。除此之外,4-(R-L-rhamnosyloxy)benzenecarbonitrile and 4'-O-acetyl derivative 都是具有降血壓的(hypotensive)效用之化學成份。

  而 Niazidin 的結構則早已藉由各項光譜研究(包含 2D NMR 實驗)與各種化學反應研究來說明了它為 (E)-O-cyano-4-(R-L-rhamnosyloxy)benzenethiocarbamate。此外各種 long-chain esters, nitriles, isothiocyanate, isocyanates, carbamic acid, hydrocarbon, nitrile ester, phenolic esters, thiocarbamate, and polysulfide, 都是與元素態的 sulfur (S8) 在一起,這也是第一次藉由 GC-MS 由這種植物中所發現的且被鑑定的嶄新天然物!




  此外,辣木非常容易栽培且抗病力佳,無需噴灑農藥,從客廳到沙漠皆可存活,所以說是一種非常建康的植物,在亞熱帶全年可以生產,一般辣木約可以成長至 10-12 公尺左右,平常應將樹高控制在 1.5 公尺左右,以利採收,嫩葉生產能力非常強, 2-3 星期,即可採收一次,一般較老的葉子採收後乾燥加工成粉末直接使用,或作為食品添加物,現在國外也有人將辣木密植在住宅四周作為綠色圍籬,美化環境又可食用呢!

  辣木的豆夾--每一株辣木第三年起可生產約 400-600 條豆莢,成熟的辣木樹最高一年可生產 1600 條豆莢,外形類似菜豆味道像蘆筍,食用採嫩豆夾,滾水燙熟加佐料涼拌或煮湯皆宜,印度人相信食用辣木豆對肝臟及脾臟健康有助益,在印度的市場皆可買到新鮮辣木豆及加工製成各類罐頭及乾燥豆。

  辣木花--雪白色的非常漂亮,蒸熟後涼拌即可食用,在印度通常用開水沖泡加適量的糖用來治療感冒及加牛奶煮熟增加性慾,辣木花汁也可以減輕喉嚨發炎,但孕婦應避免之。



  辣木籽--含油量約 30%,而其所提煉之辣木油比橄欖油更健康,可以長時間保存不易腐壞,可用於化粧品工業,香料及防腐劑或潤滑油等等。




下圖則是辣木根:

  所以西方科學家讚譽它為 "奇蹟之樹",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安賀許甚至認為辣木是一棵完美的植物呢(Discovery健康頻道)。

參考資料:
1. Faizi, S.; Siddiqui, B. S.; Saleem, R.; Noor, F.; Husnain, S. J. Nat. Prod. 1997, 60, 1317.
2. Tsaknis, T.; Lalas, S.; Gergis, V.; Dourtoglou, V.; Spiliotis. V. J. Argic. Food. Chem. 1999, 47, 4495.
3. Vlahov, G.; Chepkwony, P. K.; Ndalut, P. K. J. Argic. Food. chem. 2002, 50, 970.
4. Anwar, F.; Bhanger, M. I. J. Argic. Food. chem. 2003, 51, 6558.